一、校园流行的语言?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的新的人际交流的方式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流行语言。这些网络流行语被带入校园进行微改而在校内流行,形成了“校园网络流行语”。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对社会热点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再加上手机的普及使他们能够获取及时的社会热点信息,大学生成为对社会热点反映最积极的群体,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关注校园网络流行语,从校园网络流行语入手,将其与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开辟传播热点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字:校园网络流行语热点问题途径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及移动智能应用的推广,网络的使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时刻都处于信息的洪流之中。看似带有戏谑和调侃的语言,实则反映了使用群体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和立场,以及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对社会热点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再加上手机的普及使他们能够获取及时的社会热点信息,大学生成为对社会热点反映最积极的群体,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因此,将社会热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把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校园网络流行语概述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的新的人际交流的方式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网络流行语言。网络流行语不同于标语口号,也有别于广告宣传词。但它们比标语口号更有号召力,比广告宣传词传播得更快、更广。这些网络流行语被带入校园进行微改而在校内流行,形成了一套专属大学生的话语系统,被称之“校园网络流行语”。 二、网络流行语由纯粹恶搞向社会热点转变 社会热点是指那些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主动讨论、议论、评价,并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国内外现象、事件、人物和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上网的便利,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一个超强舆论磁场。微博、微信、贴吧、QQ等各种传播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得某个突发事件在网上刚一曝光,即可迅速变成全民“围观”的公共话题。 三、社会热点事件催生的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大学生向來是推行新思想、新文化的先锋,再加上各种媒体的交互作用使这个人群的思想空前活跃,当代大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体现出较强的持续性,以及对事件本质的关注。 (一)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首先,提高了大学生政治关注度。由于网络流行语的时尚娱乐性、传播迅速性等特征,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从而促使他们关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政治事件,增强其政治认识度。其次,增强了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当代大学生民主参与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通过中学时代的政治教育,树立了一定的民主观,提高参与其中的主动性。 (二)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很多网络流行语的所涉者都是大众心目中代表权威的人物,而当媒体之后揭露的事实否定了权威人物这样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多的时候,一些大学生不会再对权威者的所有观念全盘接收,而增加了分辨是非、去伪存真的品质,促使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近几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引发了全民的恐慌。在网络中,每当新闻媒体报道一个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可以引发网民们的集体不满。一些大学生甚至改编广告语来讽刺食品安全问题,大学生对种种道德滑坡现象的不满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让彼此意识到这些行为的严重性,进而促使社会成员重视社会道德建设。 四、校园网络流行语传播社会热点问题的途径 网络流行语现象是一个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紧密联系。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就必须关注校园网络流行语,从校园网络流行语人手,将其与社会热点问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开辟传播热点问题的新途径。 (一)课堂教学。将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对一线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学会利用各种新兴媒体搜集资料、整合资料、读懂资料。用社会热点导人课堂内容,应该改变以往由教师用干巴巴语言描述呈现的枯燥方式,尽可能的用一些网络流行语带来听觉冲击,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印象深刻并引发思考。任课教师不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关注社会热点,从中积累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要了解并整理其衍生出的相关网络流行语,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 (二)学生社团。高校可以鼓励学生成立“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团”,社团成员是基于共同的爱好组织在一起,社团就社会热点问题定期举办活动,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学生接触到网络流行语更为迅速,而老师的理论更为丰富。因此,将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在思政课老师的指导下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得到一些校园网络流行语。通过横幅、海报等传统方式对同学们进行宣传,达到传播目的。 (三)网络载体。网络是大学生群体使用率最高的传播媒介。高校应该积极利用微博、微信、QQ、贴吧等载体丰富价值观教育阵地。针对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新形势,高校要开发创新丰富多样的价值观教育载体,注重完善和发展现有载体平台的设计,增强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力。例如,高校微博可通过转载热点事件的相关微博,并配上与之对应的网络流行语,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有意识与同学们互动达到传播热点问题的目的。
二、2020十大流行语言网络语言?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泛滥,全球抗疫,12月11日,中国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1.新冠肺炎、
2.抗疫、
3.复工复产、
4.民法典、
5.网课、
6.双循环、
7.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8.抗美援朝70周年、
9.六稳六保、
10.嫦娥五号。
三、全球四大流行语言?
1、英语
2、汉语
3、法语
4、西班牙语
四、c语言流行的原因?
1.简单,可靠且易于使用。
2.编译代码的可移植性。
3.标准库概念(系统定义的函数,库函数)。
4.准备在需要时访问硬件。
5.每种编程语言(如C ++或Java)的基础。
6.速度非常快。
7.通常,每个操作系统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如果我们想扩展OS的功能,那么我们需要一些设备驱动程序,而这些设备驱动程序也是用C语言编写的。
8.丰富的运营商。
五、最流行的网络语言?
一、栓Q
这一条其实是一组流行语,虽然字面有个“谢(栓)”,但实际上主要用来表达大无语状态或是非常厌烦的情绪,并非真的用来表示对他人的感谢。“栓Q”源于某抖音用户在2022年2月的一条宣传遇龙河竹筏漂流小视频的末尾所说的“Thank you.”,其中“thank”的发音酷似shuān。发音虽然不标准,但他说“Thank you.”确实表达感谢。不过“栓Q”被创造出来后,含义、用法就大为不同了。
“我真的会谢”来自某微博用户,创造伊始就用来表达吐槽而不是感谢。“栓Q”火起来之后,也被塞进了“我真的……”句式。一句“我真的栓Q”,无语程度直线上升。而“听我说谢谢你”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它原本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名,也是该歌曲中的一句最高频歌词。作者的创作初心,是做一首专属于小朋友们的《感恩的心》。但随着歌曲的流行和魔幻新闻的不断冲击,“听我说谢谢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微博、公众号等的新媒体评论区——它很少被“屏蔽”,但也很难被“精选”。
二、PUA
(CPU/KTV/PPT/ICU)
在一段网络采访视频中,受访者因口误将“PUA”说成“CPU”,网友们觉得有趣而开始玩梗,故意将“PUA”说成“CPU”或者“KTV”“PPT”“ICU”。“PUA”是“Pick-up Artist”(搭讪艺术家)的简称,源于美国,原指男性为了增强异性交往中的魅力而学习提高情商、增加互动的技巧,如今在网络语境中泛指人际关系中一方通过洗脑、打压的方式,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思想控制的行为,存在于恋爱、职场、家庭、校园等多种场景中。
“PUA”是近两年网络中热议的话题,用“CPU/KTV/PPT/ICU”等常见词代指“PUA”,一方面增加了“PUA”概念的传播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PUA”的使用难度,使人们更容易描述和提出生活中此类不合理现象。
三、冤种(大冤种)
“冤种”一词来自东北地区方言,原指因为蒙受委屈而闷闷不乐的人,如今网络中常用此词来泛指做了傻事的人,即冤大头、倒霉鬼等。常见的搭配有“大冤种”“纯纯大冤种”“职场大冤种”等。最初是一些东北的博主用此口头语进行自嘲,带起了流行;后来网友们用“冤种”来形容自己或者身边亲友,包含一种亲切憨厚的感觉,来化解生活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不快经历,还可表达又好笑又心疼的复杂情感。
四、小镇做题家
这一词条最早见于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根据豆瓣用户“水果糖”的总结,“小镇做题家”指的是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即引发热议,也引发了众多985、211高校已毕业、未毕业学生的共鸣——有反思,有调侃,也有自嘲。
“小镇做题家”虽然承载着许多失意和迷茫,但由于多用来自嘲,语义色彩并不十分消极,大家使用它来介绍自己的意愿比较强。
五、团长/团
“团长”原指军队中一个团级单位的最高指挥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疫情防控期间,线下商超关闭,线上购物平台难以下单,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畏风险,各显神通,无偿组织团购和分发生活物资,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团长”。“团长”是“平民英雄”,该群体背后是千千万万来自各行各业热心的平凡人。
六、退!退!退!
某段网络视频记录了一位车主和摆摊大妈因车位发生争吵的过程。视频中,大妈面对别人的质问,并不正面回应,只是一边跺脚一边用手做击剑动作,同时大喊“退!退!退!”。这种类似传统民俗中作法驱逐恶灵的奇特姿势,充满了喜剧效果,引发网友们的模仿;相关表情包也在网络中广泛流传。
“退!退!退!”最初传达的是放下怨气、淡化矛盾的处事态度,后来在使用中意思得到延伸,描述排除生活中可怕事物、不顺利之事以及种种遭遇的愿望,成为表达反对、抵制、抗拒等情绪的热语。比如,疫情要“退退退”,坏人也要“退退退”,霉运更要“退退退”。
七、嘴替
“嘴替”即“嘴巴的替代”,指能够代替广大网友表达心声的人。网友们对某些事情虽有看法和态度,但因为口才不行或者顾虑太多,往往词不达意。而有些人善于捕捉并总结某一群体、某类人共同的想法,且能言简意赅地表述出来,引发大家的共鸣。于是网友们用“嘴替”表达对这些精彩言论的肯定和对敢于发声者的褒扬。
八、一种很新的xx
“一种很新的××”出自短视频平台的音乐评论区,最初用来表达对作品中融合过多音乐元素的无法理解,现广泛用于调侃某些不可思议的事物、超出常规的行为。“一种很新的××”可以表达一种不理解、不欣赏的态度,含有一种委婉的批评意味;但有时也仅仅强调事物、情况的新变化、新发展,作为各种领域的新闻讲解开头语,吸引大家的注意。
九、服了你个老六
“老六”是出自射击游戏的一个梗,带有贬义色彩。游戏对战时通常是“五对五”,但有些人不打配合,在其队友正面拼杀的时候,“老六”则躲在暗处,以阴险狡诈的方式取胜。“服了你个老六”是游戏玩家常用的一句吐槽。除了在游戏圈,这句话在日常交际中多用来嘲讽那些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获胜或玩阴险手段的人。
十、xx刺客
“刺客”原指“用武器进行暗杀的人”。“××刺客”的产生与认知隐喻有关:一些外表普通、未明码标价的高价商品,就像刺客一样具有隐藏性,在结账时以远超预期的价格突然“刺”消费者一剑,使其钱包和心理都受到了伤害。如“雪糕刺客”“水果刺客”等。“××刺客”突出了事物带给人的刺激与不适感,也反映了大众消费心态的转变——对“××刺客”要敢于说“不”,进行抵御。
当代生活,网络与现实生活联系愈发紧密
网络流行语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的交往形式之一
更是当代青年重要的生存空间和精神庇护所
六、关于欧洲的四大语言?
欧洲的四大语言是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使用这些语言的比例大概是英语38%,法语12%,德语11%,西班牙语7%。
七、世界最流行的十大语言是什么?
现时世界各种语言按语言人口的排列如下:
排名语言名称总人口 (亿人)占全球人口比例
1汉语官话
8.7414.37%
2印地语
3.666.02%
3英语
3.415.61%
4西班牙语
3.225.59%
5孟加拉语
2.073.40%
6葡语
1.672.75%
7俄语
1.602.63%
8日语
1.252.06%
9德语
1.001.64%
10朝鲜语
0.781.28%
11法语
0.771.27%
八、关于迎大运的流行歌曲?
歌词如下:
头顶一个天
脚踏一方土
风雨中你昂起头
冰雪压不服
好大一棵树
任你狂风呼
绿叶中留下多少故事
有乐也有苦
欢乐你不笑
痛苦你不哭
撒给大地多少绿荫
那是爱的音符
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脚步
无论白天和黑夜
都为人类造福
好大一棵树
绿色的祝福
你的胸怀在蓝天
深情藏沃土
九、C语言中的数据三大类型?
C语言的三种基本数据类型为整型、实型、字符型。
整型,包括short、int、long等,用以表示一个整数,默认为有符号型,配合unsigned关键字,可以表示为无符号型。
实型,即浮点型。包括float, double等,用来表示实数,相对于整型。
字符型,即char型。用来表示各种字符,与ascii码表一一对应。
十、m数据库的四大语言?
DDL (数据定义语言)
数据定义语言 -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用来定义数据库的对象,如数据表、视图、索引等 。
DML (数据操纵语言)
数据处理语言 -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在数据库表中更新,增加和删除记录 。如 update, insert, delete 不包含查询。
DCL (数据控制语言)
数据控制语言 – Data Control Language,指用于设置用户权限和控制事务语句 。如grant,revoke,if…else,while,begin transaction。
DQL (数据查询语言)
数据查询语言 – Data Query Language ,数据表记录的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