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学习的古诗词?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6、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二、形容儿童学习的古诗词?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秦)孟子《易经》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7、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0、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1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三、古诗词励志学习名句集锦?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古代诗词佳句(立志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朱熹) 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出处不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玩物丧志。(书经)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学无止境。(荀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毛诗序)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孙昭远)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刘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苏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古代经典励志诗句,励志的句子大全 1.言 志 志难挫, 鹰击长空万里阔。 万里阔: 力挽北斗, 气吞日月。 青山座座皆巍峨, 壮心上下勇求索。 勇求索: 披荆斩棘, 赴汤蹈火。 2.少 年 天将晨, 雷声滚滚震忠魂。 震忠魂: 倾洒热血, 造福万民。 熊肝虎胆尚铄今, 捷报纷飞传佳讯。 传佳讯: 今日少年, 明朝伟人。
四、鼓励教师学习的古诗词?
1.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杨志华
2. 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塞涅卡
3. 教师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老师的影子。
4. 成功教育的秘密在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5. 为了孩子,一定要给他们新作品,使他们敢于面对纵横交错的新世界,不断发芽滋长。
6. 用我们的辛勤劳动托起明天的希望。
7. 用海一样的胸怀,接容每一颗童心;愿化作点点雨露,滋润每一棵小苗。
8. 以师为朋,德高为范,以生为友,身正为师,以校为家,政勤为上。
9. 想让生命辉煌,就别浪费青春。
10. 平凡的事业,却展示了您伟大的人格;盛开的鲜花,也凝聚了您挚爱的心血。
11. 教师的最大愉悦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五、描写晚上学习古诗词?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 颜真卿《劝学》)
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观书有感》)
4.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 朱熹《观书有感》)
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 陆九渊《读书》)
6.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六、与学习有关的古诗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七、古诗词小红书怎么学习?
比较有名的诗文编纂成12册,按地支进行排列,然后注音。另配三册导读,有比较详细的解释翻译和作者背景介绍。
推荐这套书,主要是看中里面的古文部分,而不是诗词部分。因为这书对比较出名的必读的经典古文也算是一网打尽了,而且册子又小又薄,容易携带,省得我自己去找、去考证、去注音了。
八、描写学习压力的古诗词?
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8.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9. 世上无媒似我稀,一身唯有影相随。
10. 出门苦作焚舟计,生不成名死不归。
11. 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12.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13. 黑发不知工作忙,白首方知身心累。
14. 立志俯存千载想;闲淡无过五分钟。
15.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九、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古诗词?
一、家长为什么要儿童学古诗词?
我们要孩子学古诗词,无非两个原因:其一,通过优美的古诗词,让孩子对文学产生兴趣;其二,认为儿童时期记忆力强,多记一些素材也有利于提高文学修养。
很多老师会让孩子先背诵(传统教育都是以背诵为基础的),这样的方法不仅达不到以上两点目的,对于大多数孩子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身边对语文有兴趣,还有一点文化修养的人并不多,因为错误的教育方法扼杀了对文学的兴趣。
二、为什么不要让儿童背古诗词?
在古代,文史哲是一体的。文学不是空洞华丽的词藻,好的文章(诗词)一定是结合历史,结合哲学(乃至天文地理的),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根本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甚寒……
从文意上解释自然很简单,一分钟就可以跟孩子解释清楚了,很多老师也是这么做的,然后告诉孩子多么优美的词啊,背下来!但是,这首词根本就不是儿童可以学得懂得,乃至很多老师本身就不懂: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个月亮是什么时候存在的?这是天文学的问题,诗人疑惑的不只是月亮存在了多少年(45亿年),他想问的其实是这个宇宙时空什么时候产生的?这是哲学问题。他想不明白,只能问老天啦,老天也不会告诉他答案。
2.我欲乘风归去:乘风真能飞去吗?这涉及很多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了,也有渊源,这是历史的部分。还有科学的部分:没有人深入思考过乘风是否能够归去,如果真正思考下去,飞机应该是中国发明的了,这是物理学。
3.琼楼玉宇,高处不甚寒:月球上真有嫦娥吗?真有天宫玉兔吗?想上去看看——连方案都有了,本来登月计划也是中国的,都怪东坡先生怕冷——高处不胜寒。(开玩笑的,这个隐喻东坡被贬,希望回到中央,又怕权利斗争的残酷,这又涉及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的内容)
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当时还没有“日心说”,作者怎么会想到天上的时间跟我们的时间不一致,还要多问一句,月球上现在是什么时间呢?作者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这又涉及佛学(《优婆塞戒经》、《显无边佛土功德经》等),老师都没法讲了,太博大了——但是,当年苏东坡佛学确实到达一定造诣的,不懂佛学如何懂东坡呢?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要让孩子现在开始学古诗词呢?孩子真能学得懂吗?这是值得深思的。如果现在就用错误的方法教孩子——背诵、说文解字,反而可能误导孩子,让孩子觉得:古诗词不过如此、古诗词太讨厌了。
三、打油诗
文学的本质是表达的工具。表达的不是华丽辞藻,而是作者的思想,如果孩子没有思想,只有工具会发生什么事情?写出打油诗,空有其表。今天的教育方法,就是只教孩子文字,不教孩子思想,培养不出有思想的人,更何况诗人?不但没有教会孩子诗词,还误导孩子,让他一辈子误会诗词,对诗词提不起兴趣。
四、儿童如何有效学习古诗词?1. 找到真正适合孩子读的诗。
语言是表达的工具,诗词是其中一种形式。能表达的是语言,要表达的是“思想”!先学诗词不学思想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
孩子本身也是有思想的:比如思乡之情,小朋友很小的时候就有的吧。我们就可以教孩子《静夜思》,我是这样教我6岁的孩子的:
我让他坐在露台的小椅子上,用手机照明打了灯光在他前面的地板上,然后念到: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床在古代是小椅子,李白有一天跟你一样做在椅子上看到地上的亮光,感觉像是一层薄薄的冰霜——他写诗的时候应该是秋天快要冬天了,他转念一想应该不是冰霜,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明白了原来是月光啊~所以“举头望明月”,看到月亮李白又想啊:这个月亮跟我在老家时看到的月亮不是同一个吗?于是,他又想老家了:“低头思故乡”。
我又问我儿子,你想奶奶吗?想回老家找(堂)姐姐吗?他说想。我又说:“你想奶奶的时候,会怎么说啊?是不是每次都是说:‘我想奶奶了……’很没有意思,李白就不一样,他不直接说我想奶奶了,他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把那种有点想又不是那么想的感觉隐隐地表达出来了,是不是很厉害?“
我儿子就懂了,通过诗可以把自己细腻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然后我又在露台给他打灯,让他扮演李白,跟他一起把诗再念了一遍。过了一周我再问他这首诗,他还没忘记,但是他不是记下一个字是什么,而是回忆那天晚上在露台的情景。念到”举头望明月”的时候,他还会扬起小脑袋看看天花板,边看边念。他读懂了李白那个刹那的感受,也知道学诗有什么意义了。
后来为了刺激他学诗,还跟他念了个打油诗:“看那风景美如画,本想吟诗赠天下,无奈自己没文化,只说今天浪好大。”他哈哈大笑,应该也能够体会到真正的诗和打油诗的差别了吧:差别不是押韵,是作者的“思想”。
语文只是表达的工具,要表达的其实是思想(包含天文、地理、哲学、政治、历史、宗教等等),思想是“本”,文字是“末”,若舍本而逐末,只会培养出写打油诗的穷酸书生,家长要特别警惕,不要毁了孩子对文学天生的热爱!
十、如何高效学习古诗词
了解古诗词的重要性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还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人民的情感。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文学欣赏和审美能力,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作用。
制定学习计划
在学习古诗词之前,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每天或每周安排特定的时间段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同时,建议选择一些经典的古诗词作为学习的重点,如《诗经》、《唐诗宋词》等。
了解古诗词的背景
在学习古诗词时,了解其背景和创作时代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了解古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含义。
背诵经典古诗词
背诵古诗词是学习古诗词的基础,通过多次背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古诗词的内容和韵律。可以选择从简单的古诗词开始背诵,逐渐加大难度,同时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进行背诵。
多角度欣赏古诗词
学习古诗词不仅仅是背诵,还需要通过多角度的欣赏来深入理解其内涵。可以从韵律、意境、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甚至可以尝试用现代语言进行翻译,以加深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参加古诗词交流活动
通过参加古诗词交流活动,可以与其他爱好者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水平。可以参加古诗词沙龙、学习班、朗诵比赛等,与其他同好交流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总结和复习
学习古诗词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复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总结经验和感悟,做好学习笔记,并不断进行复习巩固。只有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反复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古诗词的精髓。
通过以上几个方法,你将能够更高效地学习古诗词,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古诗词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享受。相信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会逐渐爱上这些千年的经典之作。
感谢您阅读本篇文章,相信通过这篇文章,你能找到更好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古诗词素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