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十四五科技创新中心有哪些?

一、十四五科技创新中心有哪些? 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从“搭框架”向“强功能”迈进。大力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一、十四五科技创新中心有哪些?

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从“搭框架”向“强功能”迈进。大力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是其中一个重要抓手。

放眼黄浦江畔,李政道研究所、量子科学中心、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树图区块链研究院、朱光亚战略研究院等数十家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已启动建设并加快发展。“十四五”时期,这些研发机构“新物种”将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优势,激发科学家创新活力,成为强化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科创新地标”。

在市科委支持下,本报近期推出“探访上海科创新地标”系列报道,带领读者走进这些与众不同的研究机构,捕捉创新前沿脉搏,聆听它们在上海拔节生长的声音。

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描绘中心未来发展蓝图时,记者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一幅大脑连接图谱的画面:当一个“神经元”亮起,链路像潮水一般不断点亮新的神经节点,最终整张网络星星点点。将大脑中的“神经节点”映射到创新网络,明暗交替的“星点”就是数不清的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和企业。

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今年6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本月,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中心总部在张江全新启运。

“这是一个站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层面上,去考虑如何配置全球创新资源的创新机构。”在刘庆看来,要建好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支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将其打造成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必须先把“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这三个基本问题想明白。

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这里将打造一张高效运行的创新网络——旗下拥有100家高质量专业研究所,海内外战略合作机构各100家,企业联合创新中心1000家,每年为产业需求定向培养万名研究生。

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迈向3.0时代

一体化和高质量,是长三角发展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也是刘庆口中出现的高频词。

在他看来,长三角的科创一体化,从改革开放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是1.0时代,那时苏浙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但严重缺少技术,以“星期天工程师”为代表的国内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突破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抽出周末时间到长三角各地开展技术指导,助推了江苏、浙江经济的第一次飞跃。

2.0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则是跨国公司总部在上海集聚,这带动了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在上海周边城市布局,也带动了苏浙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3.0时代的标志是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在这个发展阶段,长三角将由“世界工厂”走向“世界级产业高地”。除了需要打通“断头路”、实行相同政策等一系列必要举措外,更重要的是区域的经济和文化能否深度嵌套在一起。比如,某地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时,一定会先评估自己的产业结构。在刘庆看来,站在一体化的角度,每一次重要布局都应该从长三角乃至全国的视野去谋划,思考如何与周边结合、与区域融合。

破解误区 搞研发怎么就不赚钱?

对于怎么搞研发,刘庆有着经年累月的思考,这与他深厚的产学研背景密切相关。当年从丹麦Riso国家实验室回国,他一路从清华大学到重庆大学,再到江苏产研院,这次选择到上海再出发。

“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认为研发就是投入,只有推进到产业才有产出回报,但在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技术买单,研发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高端产业来打造。”刘庆说。

转变思维后,曾经困扰区域发展的许多难题也许就有了解决方案,就好像“墙内开花墙外香”。过去,许多地方政府担心自己辛苦培育的企业“飞”了,想方设法挽留企业。如果把研发作为产业来打造,不断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作为长三角龙头城市的上海,可以根据各地提出的需求“定向研发”,并将“订制”技术“卖”给长三角乃至全国。

按照打造研发产业的思路,作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创新综合体之一,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启动区于去年底在苏州相城先期启用,这里将容纳100家以上各类研发公司,集聚各类研发人员超过万名。

强化策源 以“产业+商品”理念扩大科技供给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扩大高水平科技供给,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上海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责无旁贷的使命。刘庆认为,上海可以用好三个优势。

首先是国际化优势。“在海外谈起江苏,有人不知道在哪里,但说到紧挨着上海,大家都知道了。”刘庆说,这就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无可比拟的优势,上海应继续作为创新“龙头”进一步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成果,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链接、导入全球创新资源。

第二是金融优势。政府努力把科创基金规模做大,引导资本投资创新型企业,以投资参股有发展潜力的初创高科技企业来获得应有的回报。在早期投资企业后,无论企业做大后到哪发展,政府也能获得股权收益。

第三是科技供给优势。以“研发作为产业,技术作为商品”的理念来优化改造产业结构,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型企业;同时,培育、引进一批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服务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生产型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上海拥有庞大的创新资源,需要从“骨子里”与产业深度融合在一起。

共创共赢 人在两地办公,同属一个部门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上海市牵头,协同苏浙皖三省共同组建。成立这一中心的初衷,就是要“让大家把好东西都拿出来”,实现共创共赢。

为此,中心将按照“一个核心团队、一套运行机制、一体化建设管理、一个创新体系”模式,探索建立一体化高效运行发展的新机制,加强区域创新资源统筹与共享,同时兼顾三省一市各自资源禀赋与基础优势,实现各扬所长的差异化协同发展。

事实上,从中心的基本构架就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目前,创新中心旗下已有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和江苏产研院,浙江、安徽两地相应的机构正在筹建之中。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江苏产研院除了办公室、投资财务等部门保持独立外,其他专业事业部和业务发展部门都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比如,虽然有人在上海办公,有人在江苏上班,但他们同属于一个事业部;江苏已有的某方面专家,在上海暂时不会招聘同一类型,但会结合各地优势吸引不同领域的新专家加盟。同时,经过中心评议的项目,在落户不同区域时,无需进行第二次评议

二、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产品应用吗?

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18日,法定代表人为陈代千,注册资金50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由岩山科技100%控股。但是,目前没有关于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产品应用的详细信息。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上海岩思类脑人工智能研究院的产品应用信息,建议直接联系该公司或访问其官网。

三、上海海洋大学人工智能专硕好考吗?

不太容易考。因为人工智能是热门专业,报考者较多,而录取的人数极其有限,因此,报考人工智能专业不太好考,但只要下苦功夫学得扎实,通过也不太难。

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好吗?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好吗?现在能人工智能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管是社会管理还是机械制造,工业生产包括各类应用管理,人工智能都是缺少不得的。所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这个专业,如果毕业出来,找工作是肯定不成问题的。

五、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哪些?

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与智能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智能计算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等等。

六、上海科技大学专业评估?

上海科技大学由于成立时间比较晚,没有参加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所以不参加排名。

据学校官网显示,上海科技大学设有张江校区(校本部)和岳阳路校区。学校下设5个学院,1个研究院,3个研究所,1个SHINE项目,305个研究组;开设9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7个一级学科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选聘518位教授(特聘教授258位,常任教授到位249位,教学教授11位);共有在校生3127名,其中本科生1213名,硕士研究生1283名,博士研究生631名。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共有本科专业10个。

七、上海大学人工智能硕士就业前景?

这个就业前景非常的好,现在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记住一句话 现在已经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国家支持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就业机会非常高,属于高尖端人才,同时也伴随着的高工资,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选择这个行业肯定没错,就业待遇相当不错

八、上海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怎么样?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科学,是数学、系统学、控制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当前,人工智能正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行业全面融合,推动经济形态不断演变,带动社会经济实体持续增长。工业革命,让机器替代了体力劳动,但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未来的人工智能革命也一样,可能会出现很多替代简单脑力劳动的现象,但也会创造出来更多新的机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合国家人工智能领域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计算机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掌握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分析、解决复杂人工智能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跟踪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专业优势

  本专业依托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学科及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强调复杂性思维、方法在智能理论研究、智能系统开发中的运用,突出人工智能技术与交通、金融等行业的交叉与融合。系统科学是上海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始建于1979年的系统工程研究所,定位超前、起点高。钱学森院士亲自出席了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仪式。2015年获批上海市高峰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3名;2018年成为上海市双一流建设学科。

  上海理工大学是国务院“系统科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单位,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挂靠单位。在双一流学科的建设下,区域领先的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已初步成形,下辖智能城市分布式物流系统实验室、智能供电系统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群仿真实验室、脑功能与生物节律实验室、复杂系统运动学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实验室。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基础、系统工程导论、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库基础、数据结构、分布式计算、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离散数学、最优化方法、智能计算、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机器视觉、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与推理、智能制造导论等。

就业前景

  融合复杂性思维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发展口径宽广。不仅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从事智能城市、智能金融、智能物联、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及相关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九、亚马逊云电脑官网?

https://www.amazonaws.cn/

亚马逊云科技从 2013 年起进入中国,致力于在中国长期投资和发展。

2016 年 9 月,由光环新网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北京)区域正式商用。

2017 年 12 月,由西云数据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宁夏)区域正式上线。

2019 年 4 月,亚马逊云科技亚太(香港)区域正式上线。中国是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除美国外唯一拥有 3 个区域的国家。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建立了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圳及台北物联网实验室。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